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马晓东医师医师:宫颈癌手术与介入治疗,女性健康的守护之光
作者:肿瘤百科
更新时间:2024-12-30
点击数:
宫颈癌 —— 女性健康的 “隐匿杀手”
宫颈癌,作为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犹如一位 “隐匿杀手”,悄然威胁着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全球每年新发病例高达数十万,我国每年也有新增病例约 13 万,死亡人数约 5.3 万,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容小觑。在一些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,由于医疗条件有限、防癌意识淡薄,宫颈癌的发病情况更为严峻。
宫颈癌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,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是首要因素,约 99% 的宫颈癌与之相关。性行为及分娩次数也起着关键作用,多个性伴侣、初次性生活<16 岁、早年分娩、多产等情况,都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。此外,吸烟、长期口服避孕药、免疫抑制等因素,如同 “帮凶” 一般,进一步提高了宫颈癌的发病几率。
令人欣慰的是,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、可早发现、早预防的癌症。从 HPV 感染发展到宫颈癌,通常需要 5 - 10 年甚至更长时间,这就为我们早期筛查、干预提供了充足的 “窗口期”。若能在癌前病变阶段或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,治愈率极高,早期宫颈癌治愈率可达 90% 以上,患者 5 年生存率可超 80%。但一旦发展到晚期,癌细胞扩散转移,治疗难度大增,5 年生存率骤降至 20% - 30%,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。所以,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,如 HPV 和 TCT 检测,对女性而言至关重要,这是守护自身健康的关键防线。
当不幸确诊宫颈癌后,患者和家属往往陷入迷茫,不知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案。目前,宫颈癌的治疗手段多样,手术与介入治疗是重要的两大 “利器”,它们各有千秋,能为不同分期、不同需求的患者带来希望之光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两种治疗方式,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。
一、宫颈癌手术:传统却有力的抗癌利刃

(一)多样手术方式,精准对抗病魔
手术治疗是宫颈癌治疗的 “中流砥柱”,尤其是早期宫颈癌。根据肿瘤的分期、患者年龄、生育需求等因素,医生会 “量体裁衣”,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式。
对于非常早期的宫颈癌,像 Ia1 期且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,宫颈锥切术是首选。它就像一位精准的 “狙击手”,只需切除部分宫颈组织,创伤较小,能最大程度保留生育功能。不过,锥切术也并非十全十美,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,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。若患者无生育需求,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更为合适,切除范围包括全子宫,能有效降低复发风险。
当宫颈癌发展到 Ia2 期及以上,标准的根治性子宫切除 +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便登场了。这一手术如同一场 “大作战”,切除范围广泛,不仅要拿掉全子宫,还包括子宫周围 3 - 4 厘米的宫旁组织、3 - 4 厘米的阴道壁,同时清扫盆腔淋巴结。因为随着肿瘤进展,癌细胞可能通过淋巴转移,清扫淋巴结能斩断癌细胞 “转移之路”,降低复发几率。对于年轻患者,若病情允许,医生还会尽量保留一侧卵巢,以维持其内分泌功能,守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。
(二)手术入路抉择,权衡利弊是关键
确定手术方式后,手术入路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,目前主要有腹腔镜、开腹、经阴道三种。
腹腔镜手术堪称现代微创手术的 “典范”,只需在腹部打几个小孔,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,医生便能通过屏幕观察盆腔情况并操作。它创伤小,术后疼痛轻,患者恢复快,住院时间短,还能凭借高清镜头更清晰地分辨组织结构,减少术中出血。不过,腹腔镜手术对医生操作要求极高,如同 “在螺蛳壳里做道场”,需要医生具备精湛的腹腔镜技巧,遇到复杂情况,如严重粘连、巨大肿瘤时,手术难度会大幅增加。
开腹手术则是传统 “主力军”,在下腹部做一个较大切口,直接进入腹腔操作。它视野开阔,如同 “站在山顶俯瞰全局”,医生能直观看到整个盆腔,对于复杂病情处理起来得心应手,尤其适用于晚期宫颈癌或盆腔粘连严重的患者。但开腹手术创伤大,术后伤口疼痛明显,恢复慢,住院时间长,给患者身体带来较大负担。
经阴道手术是一种 “天然通道” 手术,利用阴道这一自然腔道进行操作,体表无切口,创伤小,术后恢复快,对肠道干扰少。不过,手术视野相对受限,操作空间小,对肿瘤大小、位置要求较高,常用于早期、肿瘤较小且位于宫颈外口的患者,对医生经验和技术要求也颇高。
二、宫颈癌介入治疗:微创时代的抗癌先锋

(一)介入治疗 “如何做”
介入治疗宛如一位 “幕后英雄”,悄然改变着宫颈癌的治疗格局。它主要借助影像设备,如血管造影机、超声等的精准引导,医生如同 “精准导航员”,将细微的导管经皮肤穿刺插入子宫动脉或肿瘤供血动脉。一旦导管就位,便能开展两大 “关键行动”:一是动脉栓塞,注入栓塞剂,像筑起 “堤坝” 般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,让肿瘤细胞陷入 “饥饿” 状态;二是灌注化疗,将高浓度化疗药物直抵肿瘤 “老巢”,给予癌细胞致命一击。除此之外,还有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手段,消融治疗利用射频、微波等能量,使肿瘤组织瞬间 “升温” 或 “降温”,从内部瓦解癌细胞;放射性粒子植入则如同在肿瘤内部 “埋下定时炸弹”,持续释放射线,精准杀伤肿瘤,且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 “误伤”。
(二)独特优势尽显
介入治疗优势显著,是当之无愧的抗癌先锋。首先,精准打击癌细胞,通过影像引导,直击肿瘤供血动脉与病灶,用药 “有的放矢”,避免 “地毯式轰炸” 般伤害无辜正常组织。其次,微创特性突出,仅需微小穿刺口,术后无大刀疤,疼痛轻、恢复快,患者术后当天或次日就能下床活动,极大减轻身心负担。再者,局部药物浓度高,灌注化疗时,肿瘤区域药物浓度是传统静脉化疗的数十倍,强效灭癌,还降低全身化疗副作用,减少脱发、恶心呕吐等困扰。而且,对于无法耐受手术或手术切除困难的中晚期患者,介入治疗提供新希望,可缩小肿瘤体积、控制出血、缓解症状,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。另外,对于特殊患者,如老年体弱、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者,介入治疗耐受性好,风险相对较低,助其平稳抗癌。
三、手术与介入:并非单选题
在宫颈癌的治疗之路上,手术与介入治疗并非孤立的选项,二者联合往往能发挥 “1 + 1>2” 的协同效应,为患者带来更多生机。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,术前介入治疗如同 “先锋部队”,先行 “冲锋陷阵”。通过动脉栓塞与灌注化疗,能使肿瘤体积显著缩小,原本棘手、难以切除的肿瘤变得易于手术操作,降低手术难度,提高切除率。同时,肿瘤血供被阻断,术中出血大幅减少,视野更清晰,医生操作更从容,手术时间也相应缩短,降低患者手术创伤与风险。而且,介入治疗还能提前 “清扫” 潜在的微小转移灶,降低术后复发转移几率,为患者长期生存筑牢根基。
临床研究表明,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术前介入治疗后再手术,术后病理显示肿瘤细胞坏死率明显提高,淋巴结转移阳性率降低,患者 3 年生存率、5 年生存率相较于单纯手术治疗均有显著提升。在一些多中心研究中,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了 6 - 12 个月不等,复发风险降低约 30% - 40%,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生存获益。
术后辅助介入治疗同样意义重大。手术虽切除肉眼可见肿瘤,但可能残留微小癌细胞,此时介入治疗可作为 “清扫部队”,对局部进行 “二次打击”。利用灌注化疗与栓塞,进一步剿灭残余癌细胞,巩固手术成果,降低局部复发风险。对于术后出现复发迹象,如肿瘤标志物升高、影像学发现可疑病灶的患者,介入治疗也能及时介入,控制病情进展,延长患者生存期,提高生活质量。
总之,手术与介入治疗的有机结合,为宫颈癌患者开辟了一条更精准、高效的抗癌之路,尤其是中晚期患者,能在这场与病魔的较量中,拥有更强有力的武器,提升战胜疾病的希望与信心。
四、治疗之外:全程关爱同样重要
在关注宫颈癌手术与介入治疗这些 “硬手段” 的同时,患者的全程管理同样不可忽视,心理、营养、康复训练等 “软实力” 是助力患者走向康复彼岸的关键。
心理关怀是基石。确诊宫颈癌后,患者内心往往被恐惧、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笼罩。患者会担忧疾病预后、害怕手术创伤、对介入治疗陌生而不安,这些消极情绪如阴霾,影响治疗依从性与机体免疫力。此时,家人、朋友、医护人员的关心鼓励尤为重要。医护人员可耐心讲解病情与治疗方案,用成功案例点燃希望;家人陪伴左右,给予情感依靠,让患者感受温暖。患者自身也要尝试调节心态,通过倾诉、冥想、适度运动驱散不良情绪,以积极乐观面对病魔。
营养支持是保障。宫颈癌患者尤其是术后、化疗期间,身体消耗巨大,营养补充刻不容缓。一方面,要保证充足蛋白质,多摄入瘦肉、鱼类、蛋类、豆类、奶类等优质蛋白,助力机体修复创伤、增强免疫力。另一方面,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维生素、矿物质,主食粗细搭配,多吃新鲜蔬果,保证营养均衡。同时,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,忌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戒烟戒酒,为康复筑牢营养根基。
康复训练是助力。术后早期,患者可在床上进行简单肢体活动,像翻身、抬腿、握拳等,促进血液循环,预防血栓与肌肉萎缩。随着恢复,逐渐增加活动量,从床边坐起到缓慢行走。康复后期,针对性的盆底功能训练至关重要,许多患者术后有尿潴留困扰,通过盆底肌锻炼,如凯格尔运动,能增强盆底肌肉力量,改善排尿功能,提升生活质量。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、持之以恒,依据身体状况调整强度,让身体机能稳步回升。
携手共进,攻克宫颈癌难关

宫颈癌的手术与介入治疗,如同并肩作战的两大 “卫士”,为女性抗击宫颈癌提供了坚实保障。手术以其直接切除病灶的 “果敢”,介入治疗以其微创精准的 “细腻”,各展所长,联合起来更是威力倍增。但抗癌之路漫漫,不仅需要先进的医疗技术,更离不开患者的积极配合、家人的暖心陪伴、社会的广泛关注。
每一位女性都应将宫颈癌筛查纳入健康管理 “必修课”,定期进行 HPV 和 TCT 检测,防患于未然。若不幸患病,也不要惊慌失措,相信专业医生,依据病情科学选择治疗方案,无论是手术、介入,还是联合治疗,都蕴含着康复的希望之光。
让我们携手共进,用知识武装头脑,以关爱传递力量,为攻克宫颈癌难题、守护女性健康全力以赴。愿每一位女性都能绽放生命的绚烂光彩,远离宫颈癌阴霾,拥抱美好未来。